“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與體育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始終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深入探索“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全員參與共繪育人“同心圓”。
尊重教育規律 樹立獻身教育事業志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一切正常的秩序,然而各高校在貫徹“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方面可謂不遺余力,這使得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線教育迅速發展起來。“這種在線教育的超常擴張,短時內維系了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疫后難以為續的困境,如何鞏固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在線教育、進一步發揮在線教育的作用、推動教育教學的深度改革?”白宗新教授在《高等教育原理》課堂上,巧妙地將當前在線教育擴張現狀與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高等教育熱點問題,讓學生感覺既生動有趣又專業前沿。“我們不但要與時俱進、把握高等教育學術前沿,還要尊重教育規律,保持發展定力!”白宗新教授的一番話讓同學們印象深刻。
“大家覺得作為一名好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張相樂教授在講授《課程與教學設計》課程之前,特意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開放性問題。作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生,大家自然有話可說,“要有扎實的知識功底”、“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要有勤勉的教學態度”、“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張相樂教授對大家的回答給予充分肯定,并順勢總結出一個好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他還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時提出的“四有”好教師標準,勉勵大家未來積極投身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彭先桃副教授在講授《教育心理學》課程時,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當前教育熱點和交叉學科問題,“要跳出教育本身來看待教育問題。”彭老師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對研究生的培養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制定差異化的學習目標。她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拓展學生視野,熱心關注學生生活、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彭老師的付出也得到了豐厚回報,近三年來她指導的研究生共發表CSSCI檢索論文4篇、核心論文1篇,2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1名研究生考取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徐發秀副教授在《學前教育原理》課程教學中,注重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步進行,通過系統介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師觀、教育觀,加深對幼兒教師職業的理解和認同,使學生真正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同時她給學生重點介紹近十年來國家發展學前教育的各項政策及措施,引導學生認識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要地位并深入理解學前教育與經濟、政治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投身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潤“心”細無聲 增強解決實際問題本領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重大影響,也給民眾的心理和社會心態造成極大沖擊和壓力。健康的心態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疏導工作。教育與體育學院心理學科的師生們“聞令而動”,積極為筑牢抗擊疫情的心理防線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實踐中,哪些心理咨詢方法比較適用和有效?”張文淵副教授在《心理咨詢專題研究》課程中巧妙地將各種心理咨詢技術講解與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結合起來,引導同學們設身處地思考如何將理論技術轉化為實踐技能。據悉,作為荊州市心理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老師早在1月26日即號召全市心理學工作者立即行動起來,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力量。在張老師的帶領下,荊州市心理學會已經開通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向所有一線醫務工作者、確診患者及家屬、疑似病例、隔離人群和全體市民開通了一條心理求助的“綠色通道”。
熊猛副教授在講授《心理學研究方法》課程中,引導同學們要“兩條腿走路”,既要注重理論功底的積累,也要注重研究方法的訓練;既要追蹤國際學術前沿,也要結合中國本土文化背景,解決國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他結合全國心理學工作者在這次抗疫心理援助中的突出表現和教體學院心理學畢業生在疫情期間為廣大戰士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感人事跡,勉勵同學們學好心理服務本領,為國家應急心理援助做貢獻。
鄭雪艷副教授在《管理心理學專題研究》教學中,注重使用案例教學法,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與央企管理方式變革和民營企業管理方式創新的具體案例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并從中提出新的研究課題。此外,她還積極為學生爭取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管理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本領。
嚴磊博士在《心理學基本問題研究》教學中,特別注重從國家政策文件的角度說明心理學研究和應用的重要價值,引導研究生從國家需求角度理解自己的專業使命。通過對國務院、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的深入討論,說明心理學在我國社會從“點綴品”到“調味品”到“必需品”的角色變化,堅定了同學們從事心理學專業研究和應用服務的信心。
弘揚傳統文化 培育拼搏進取體育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對民族傳統體育深有研究的李臣教授對此感受頗深,他在研究生課程《體育科研案例分析》中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及抗擊新冠疫情的講話精神引入課堂,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我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價值與開發,面對新冠疫情體育人該如何作為,新時代全民健身如何操作等,啟發學生思考體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路國華教授在《專項運動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與特點,通過中國女籃賽前動員的視頻,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活學活用心理技能訓練方法的同時,學習中國女籃頑強拼搏、愛國奉獻、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實現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專業教育與價值引領的融合發展,進而提升課堂的效率與品質。
楊青寶副教授在講授《排球》課程“正面上手發球”這一內容時,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把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對日本女排比賽中,女排隊員張常寧連發7個球并直接導致日本女排崩潰的典型事件巧妙融入發球技術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認識發球技術的重要性,并激發學生學好發球技術的決心,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張恒波副教授在講授《教師專業發展導論》課程時正身處疫區,面對嚴峻的疫情,授課教師需要和同學們共同克服網絡教學中的各種困難。張老師通過對雨課堂、騰訊會議、微信群、QQ群等多種教學平臺的不斷探索,已由網絡教學“生手”變成“達人”。同時,他還有意識地在課程中穿插有關新冠肺炎基本常識、如何做好有效防護、遵從屬地管理規定、遵守應急管理法規等內容,真正做好了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
李靖老師在防控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期間,嘗試將健身課搬到了家中,通過開設“長大體能”微信公眾號和線上互動等方式,與同學們開展居家健身活動,既鍛煉了同學們的專業技能,也緩解了大家的焦慮情緒,還增強了學生和家長們居家隔離意愿與抗擊疫情的信心。盡管師生們沒有回到校園,李靖老師的網上教學已經“復課”4周了。家長們一致叫好,“孩子們有事可做,不是宅在家中打游戲、看電腦,學習健身兩不誤,也讓居家生活多了一股蒸蒸向上的熱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承擔的不只是“授業解惑”責任,還承擔著教學生做人、培養學生良好品行的責任。教育與體育學院的研究生教學團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深入挖掘專業課程育人元素,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實現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滲透價值觀塑造,提升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感染力。院長張相樂堅定地說:“下一步我們將抓住教育與體育學院合并成立的機遇,加強教育學、心理學與體育學的交叉融合,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優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確保專業教育與立德樹人同向同行、同頻共振。”(教育與體育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