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十年論證規劃,7月7日,南水北調后續工程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這項工程建成后將增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調水量,并向漢江及工程輸水沿線補水,造福億萬人民。
當日上午,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京舉行,湖北省丹江口市設開工儀式分會場。在三官殿街道辦事處安樂河口,上十臺挖掘機齊刷刷地向山體開挖,標志著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項目破土動工。
據介紹,引江補漢工程是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標志性工程。工程從長江三峽水庫引水入丹江口水庫壩下,沿線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區,襄陽市保康縣、谷城縣和十堰市丹江口市。該工程輸水線路總長194.8千米,設計多年平均調水量為39億立方米,設計引水流量170立方米每秒,靜態總投資582.35億元,設計施工總工期108個月。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1952年,毛澤東主席提出“南水北調”宏偉構想后,引江補漢工程相關設想也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2002年國務院批復《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引江補漢作為第二期工程相機設計與實施。
幾十年的期盼今日夢圓。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參加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設計,在開工現場,他激動地說,引江補漢工程將南水北調工程與三峽工程兩大“國之重器”緊密相連,進一步打通長江向北方輸水通道,連通長江、漢江流域與華北三地,將提高中線工程供水保證率,緩解漢江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漢江中下游水生態環境。
工程實施后,中線北調水量可由多年平均95億立方米增加至115.1億立方米,同時向漢江中下游補水6.1億立方米,向工程輸水沿線補水3億立方米,漢江上游引漢濟渭工程年均引水量可由近期的10億立方米增加至15億立方米,造福華北、關中與湖北人民。
按照設計,工程輸水總干線采用有壓單洞自流輸水,全程采用深埋隧洞輸水,開挖洞徑超12米,最大埋深1182米,沿線地質條件復雜,面臨強巖爆、突泥涌水、大斷裂、軟巖變形、高溫、有毒氣體等多重挑戰,施工難度極大。工程設計與施工將再一次展示與提升我國水利建設科技創新實力。
長江設計集團退休高工文丹女承父業,父親文伏波將畢生奉獻給了南水北調工程,自己也一直從事南水北調工作。兩代人的辛苦付出,終于結出了碩果。文丹心潮難平:“與老前輩比,我太幸運了,不僅看到了南水北調建成通水,還看到了‘遠期引江’工程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