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化是連接研究和生產的重要橋梁,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支撐。7月9日,2024年科技創新(華中)合作洽談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活動以“雙向奔赴·創新海門”為主題,旨在鏈接兩地優勢資源,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引入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區域發展實現新突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武漢輕工大學等高校學者以及智能科技企業代表近50人參會。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文錦致辭,海門區政府黨組成員鄭祺主持。
“海門通江通海通上海,處于新一輪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站上跨越發展的絕佳‘風口’,未來的發展有著無盡想象、無限可能。”張文錦在致辭中表示,海門與武漢,一水所系、同源共流,有著“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的地理淵源,兩地在科技創新、產業合作、文化交流等領域日趨密切,相信海門與武漢有著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合作前景。
從“樣品”到“產品”、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科技成果能否“落地生根”,離不開技術與需求的緊密對接。活動中,德國洪堡學者、武漢大學兼職教授、陜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傳義以《雙碳背景下的光催化學術前沿與產業前景》為題作專題分享。武漢理工大學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賀宜介紹智能交通技術的應用與前景,湖北省能源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工程大學新能源材料產業研究院院長姜興茂分享高性能納米結構功能材料的可控設備與成果應用,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曾婷介紹NEX高性能特種合金表面處理顛覆性技術成果,武漢工程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教授劉健則圍繞《大型礦車智能驅動系統國產化領航者》主題進行分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北斗產教融合創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斗轉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錦分享北斗技術如何賦能海門科創產業發展。
“海門將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資源,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真正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現場,海門區科技局局長黃瑋推介海門創新創業環境,海門區常樂鎮鎮長陳鎰從產業發展、創業平臺、營商環境等推介常樂鎮創新創業政策。
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海門營商環境優良,地理環境優越,產業欣欣向榮,發展勢頭足、潛力大,對投資海門充滿信心。希望以此次洽談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加深了解,更好尋找與海門合作的切入點,在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方面推動雙方合作不斷深化,推動科技與產業的雙向奔赴,源源不斷把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產品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會前,張文錦一行還調研走訪了位于斗轉科技園的開普勒衛星、鳴飛偉業等北斗企業,探討地理信息軟件、新材料等與北斗產業的結合路徑,對企業的創新發展予以充分肯定。
據了解,近年來,海門區以建設“長三角區域性重要創新支點城市”為目標,以“創新海門”建設為突破口,聚焦“3+2”主導產業,統籌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篇文章,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力產業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門新實踐提供堅實支撐。目前,海門成為該省制造業創新轉型先進地區,并成功入選江蘇省創新型示范區建設名單。
(通訊員:吳曉靜、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