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到這些餐館后,我都不敢再訂外賣了!”近日,武漢市民周女士致電反映,她帶孩子路過武漢歸元建材市場時,意外發現一條背街小巷內藏匿著數十家環境臟亂的小餐館。“我平時點外賣比較多,真的很難想象,點的餐可能會出自這里。”
建材市場內的“外賣一條街”衛生堪憂
周女士說,這些餐館看上去雜亂無章,部分餐館內,蔬菜、肉類等食材隨意堆放在垃圾桶旁,菜板上切好的辣椒段、大蒜皮、小蔥根與易拉罐瓶混雜在一起,蒼蠅四處飛舞。見狀,周女士立即帶著女兒離開了。“這里還有我平時常點的店呢,看宣傳還以為挺高檔,至少應該是干凈衛生的,現場一看真是‘慘不忍睹’!”
11月7日11時左右,長江云新聞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周女士所說的“外賣一條街”位于武漢歸元建材市場內,一排數百米長的舊平房或兩層樓房內,集中了“××土家菜”“××餃子館”“××木桶飯”等約20多家小型餐飲實體店。
在一家水餃館門前,記者看到一位老人正坐著矮凳切香菇,一塊沾滿污漬發黃的抹布直接耷到菜板上,菜刀“躺”在切好的香菇丁里;桌上鋁合金盆里是切碎的青菜,敞口放著,微波爐、插座和充電器等隨意擺放。一名外賣小哥正等候取餐。
對面一家餐館里,炒菜的鍋內層有大塊銹跡,灶臺滿是油污,貼在墻上的黑色塑料膜已經破損,上面沾著灰塵,多功能蒸飯機上辣醬等調味瓶敞開放置……
外賣小哥直言:“我可不吃這里的!”
中午12時左右,本是用餐的高峰期,然而長江云新聞記者在現場并未見有前來就餐的市民。隨后記者走進一家專做咖喱飯的餐館,老板指著一張放雞蛋和外賣餐盒的桌子說,“我們這里基本上不做線下的,你們要吃的話,我給你們騰點地方。”
記者粗略統計,半小時內大約有20名美團騎手和四五個餓了么騎手前來取餐,三四米寬的小街上,身穿黃色和藍色工作服的外賣騎手來回穿梭。在歸元建材市場大門口,一位等待接單的外賣小哥正坐在電動車上刷手機,問到他有沒有吃午飯時,他表示送完這單到其他地方吃,“我是不吃這里的!”說完笑了笑。
那么,這些專做線上的餐飲店在外賣平臺上“長”啥樣?長江云新聞記者打開美團APP,隨機查看了幾家——
上述“線上外賣”圖片均截自美團APP
線上招牌字體漂亮,顏色鮮艷,廣告設計生動形象,菜品圖片擺盤精美,極具“誘惑”;而實體門店外墻斑駁,門窗簡易破舊,內部光線昏暗,地面黏濕,垃圾成堆,臟亂不堪……
“對于我們這種看著宣傳點餐的上班族來說,好像被蒙騙、被戲弄了。”周女士說。
周女士關注的是外賣實體店的環境衛生問題,那么這些線上圖片華麗的“美食”,質量安全又如何?長江云新聞記者翻看了部分外賣評論。在某牌木桶飯熱銷的“香干回鍋肉蓋飯”評論區,有網友曬出飯里的“大黑蟲”。
還有網友匿名吐槽這家店的土豆牛腩飯:“味道一言難盡”“胡里胡湯的”“吃了感覺肚子痛,再也不來了”。
聯系平臺, 10個電話未通人工客服
類似的實體門店是如何通過平臺審批的呢?長江云新聞記者現場撥打美團客服熱線,從10107888、10109777到10105557,撥打10多次電話,均未連接到人工客服;記者通過餓了么APP找到“我的客服”,點擊進入“服務大廳”,再點擊右下角“在線客服”,依然是“智能小e”在服務,無法回答記者的提問。
記者隨機詢問幾家餐館負責人。一位面館老板說,注冊門檻不高,跟著流程申請就行。“我記得我們當時申請很快就辦好了。”
隨后,記者嘗試在美團平臺點擊【我要開店】了解到,開店要求為“擁有線下實體門店,準備好門臉圖和店內環境圖”等,流程“僅需3步”,即:填寫資料、等待審核、新店籌備,平臺宣傳“開店贏6大權益”“快至1小時過審”。
據了解,美團對在其注冊餐飲店會進行資質審核與公示,與餐飲商戶簽訂食品安全協議,要求商戶嚴格按照許可證載明的事項從事網絡餐飲服務活動,推動建立“餐飲安全追溯機制”,并規范操作和經營,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此外,美團要求入網餐飲商戶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并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提升配送過程的規范化水平。
平臺對注冊商戶有嚴格的規范要求。那么,商戶啟動經營之后,平臺是否會定期進行線下巡查監管呢?不少餐館工作人員表示,“偶爾也來的吧,但也沒影響我們做生意。”
“平臺只管我們接多少單,餐館里的衛生應該是政府部門管吧。”一個正在等單的餓了么騎手搖搖頭笑著說,“這里確實看上去太臟了,但也便宜,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唄!”
監管部門:我們會加大監督力度
線下衛生堪憂,線上差評頻現。對此,相關部門如何監管?長江云新聞記者聯系了武漢市漢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督管理科,提及歸元建材市場內外賣餐飲店環境臟亂差問題,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情況,我們還不了解。”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了建橋市場監管所的電話。
記者撥打了該所的電話。工作人員坦言,這一塊經常有人投訴,他們市場監管所已督促整改了多次,當地社區、物業部門也參與過,出資對周邊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
記者追問,為何目前那邊仍然存在臟亂差問題?對此,工作人員回應道:“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會加強監管,原來一個月去一次,以后一個月去兩次,甚至更多次,增加監管的頻次和力度!”
對于此事,長江云新聞將繼續跟蹤報道。
(來源:長江云新聞記者關竹)